去年下半年,一种“网上种菜”的游戏开始为众多网友所青睐。近几个月来,此游戏风行网络,虚拟农场以不可阻挡之势吸引人们在虚拟空间过上一把玩瘾。 据称,“网上种菜”是一款以种植为主的社交网络游戏,该游戏是在一些网站上添加相关组件,即可拥有一个虚拟农场,农场里有菜地、小屋、粮仓以及铲子、喷壶、除草剂、除虫药等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农作物在固定的时间成熟,如果没有按时采摘,自己的劳动成果就会被别的网友偷走。种菜分为若干等级,随着等级的提高,就可在商店里用收获卖得的金币购买各种植物种子,再将种子种到菜园里,经过浇水、除草、施肥等田间管理,等待下一次收获。现在,只要登陆QQ空间、校内网、开心网、 人人网等网络社交平台,便可种菜和偷菜,着实让很多人专注得到了痴迷的地步。透过“网上种菜”的热闹与繁荣,不妨来些冷静的思考。 之一:经营网络版农场是一种什么情结?网络是一个虚拟世界,网络版农场是一个虚拟空间。从网络版农场经营者的心理分析,其热衷于“网上种菜”,大致有以下几种情结:一是心理寄托。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一些人心态浮躁,游移不定,无所适从,“网上种菜”游戏的出现给这部分人提供了某种心理上的寄托,定时收菜、精心护园、偷中取乐等游戏动作让其漂泊的心灵得到暂时的安宁。二是心理补偿。当前,一方面是“地王”纪录不断刷新,另一方面是许多城市人无法承受高得离谱的房价;一方面是“富二代”比阔晒富,另一方面是多少务工人员不能按时拿到工资;一方面是有的官员职务消费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是有的机关单位办公经费捉襟见肘;一方面是人家豪宅、名车、美女样样齐全,另一方面是自己还在为最起码的生活奔波;等等。不少“网上种菜”玩家有过现实生活的切肤之痛,深感寂寞失意,退隐简居,在虚幻的网络里寻求心理上的补偿。三是心理满足。网民们特别是久居城市的网民基本不可能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几乎得不到郊外可以随意打点的半亩荒塘,难以常有机会到广阔农村体验春播秋收,“网上种菜”正好填补了这一现实空缺,身处闹市而亲近自然,给虚拟经营者不止是些许心理上的满足,难怪有人调侃说“农村人进城务工、城市人网络种菜”。四是心理依赖。对网络的依赖是存在于网民中的一个普遍现实问题,只是各人的依赖程度不尽相同而已。一旦有人迷上“网上种菜”的游戏,无论工作还是休息,无论在家还是外出,心里总是想着这档事儿,夜半起床、梦中惊醒、上班收菜,皆为忙着自己的菜园子和惦记着人家的菜园子,一天半会不到菜地逛逛就仿佛生活缺了点什么,心理依赖与日俱增。五是心理强迫。自己给自己确定目标,多长时间达到什么等级,多久扩建多少块地,几时把农场装饰成什么样子,几点几分去偷好友的果菜,哪月哪日超过某某人的金币等等,都想得十分明确,大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架势,表现在行动上则是强迫自己步步为营地将既定目标付诸实施。六是心理放松。当今社会,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有时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人们也在多方寻求自我解压、自我放松的途径与办法。“网上种菜”简单易行,在游戏中收获心情、交流心得,在虚拟空间体验做“地主”的感觉,以此缓解重压,调节身心。七是跟风心理。人家种我也种、人家玩我也玩、人家快乐我也快乐,不管三七二十一,跟着潮流走,不致于在网络语境中落于人后、与人没有共通语言。这种跟风从众心理,推动“网上种菜”队伍日渐庞大。 之二:“开心农场”谁最开心?“开心农场”、“阳光牧场”、“开心农民”等游戏之所以如此流行,定有其流行的土壤与理由,这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该游戏能够给人带来某种开心与快乐。一者一些玩家应该有点开心。有媒体报道,“开心农场”现已网住1600万网友,且这个数字每天还在以百万计增加。毫无疑问,这些网友中确有以“种菜”为乐者,他(她)们不分年龄大小、不讲地位高低、不论贫富悬殊,开开心心买种子、开开心心播种、开开心心除草、开开心心施肥、开开心心收获、开开心心偷菜,里间的快乐只有亲历者自己能够体会。更重要的一点是游戏开发商和网络社交平台提供商才是最开心的。《钱江晚报》的一篇文章称,“开心农场”由3个“80后”创办的上海“五分钟”游戏公司开发,2008年11月 “开心农场”首先在校内网上线,仅一个星期就排到了前10名。目前该游戏活跃玩家是当红网游《魔兽世界》的3倍,今年有望盈利300万元左右,一款开发成本不足10万元的游戏将迅速掘到第一桶金。从此报道中,游戏开发商心底的开心略见一斑。由于社交类游戏的收入一般由游戏开发商和网络平台提供商五五分成,网络平台提供商也可得到同等的收入,想必网络平台提供商面对经营“开心农场”此般可观的增值服务收益肯定同游戏开发商一样心花怒放。玩家有点开心,游戏开发商和网络社交平台提供商最为开心,已是一个客观存在。游戏开发商面向市场开发产品,网络平台提供商为游戏产品提供网络平台,玩家上网各取所需,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供给与需求在一定领域的现实表现。虽然社交类游戏多为免费玩家,但“开心农场”通过出售虚拟道具收费,一些玩家不惜花费金钱购买QQ币,然后购买化肥、护园狗粮或者装饰农场等,玩家购买的越多,游戏开发商和网络平台提供商就收益越多、就越是开心。总之,玩家之乐乐在心理,而游戏开发商和网络社交平台提供商之乐乐在赚钱,两相比较,各得其所,乐有不同。 之三:“种菜”的派生效应有多大?一种网络游戏面世不到一年就被网友热捧,游戏本身的吸引力及由此所产生的诸多派生效应不言而喻。首先,网友“种菜”各人有各人的情结,这些情结之效用不可无限放大。不管出于何种心理,都需把握一个适当的度。比如,城市的网友工作、生活节奏快,心理压力大,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人就特别焦虑、失落甚至无望,“种菜”的游戏最多只能作为缓解这些情绪的调节剂,真正化解这些矛盾冲突还得靠自己的努力。如果把“网上种菜”收获的喜悦全都带到现实生活中,梦醒时分可能会受到更大的心理折磨和伤害。其次,不能把菜园搬到单位的电脑上来。近段,媒体就有浙江两名公务员上班“种菜”被辞退的报道,一些地方的服务窗口工作人员利用上班时间“种菜”也被曝光,上述公职人员纵有千万理由也是有口难辩的。因此,网友们回家“种菜”是自己的自由,在单位“种菜”将会受到约束并付出沉重的代价。第三,“网络保姆”应需而生,菜园主免去了经营农场的琐碎,结果也就迷失了“种菜”旨趣。经营“网上种菜”其实也是一项辛苦活计。一些“种菜”的网友基于时间等方面的制约,自己不能按时精心打理菜园,但又不能因此误了自己“种菜”的游戏,于是就花钱请“网络保姆”、“网络钟点工”代为管理、收菜和偷菜。“网络保姆”细致周到的服务帮了菜园主人的大忙,而菜园主人毋需操持农场的同时也少了“种菜”的体验、少了收获的乐趣。这样看来,“网上种菜”雇佣“网络保姆”显得有些太过超前和多余。第四,现实版体验型农场是虚拟版游戏型农场的现实延伸,虚拟农场回归现实大可不必一哄而起。事实上,先有客观存在的农场再有网络世界的虚拟农场,“开心农场”是模拟一个个实实在在的农场而开发的一款游戏。时下,“开心农场”风头正劲,在今天人们游戏玩乐尤其强调体验的时代,部分网友觉得“网上种菜”不很过瘾,加之此类社交游戏存在容易被拷贝和模仿的问题,玩法简单,易生厌倦,虚拟的“开心农场”在一些地方走向了现实版体验型农场。据有关报道,如今北京、上海、贵州等地出现的一种“线上线下互动种菜”又开始成为新的时尚。这种游戏采用网络平台加实体农庄的方式运行,网友在相应的网上注册为会员,花一定资金在合作的实体农庄租一块土地,坐在电脑前轻点鼠标管理农庄,待农作物成熟就有人将新鲜果菜送到自己家来。节假日里,“地主”们还可以带着亲朋好友到农庄体验农耕乐趣。这种被网友称为“现实版开心网种菜”的方式更多看重亲身体验。近几年来,许多城市郊区出现了“农家乐”、“农家游”等乡村旅游形式,招徕了众多城市游客,表现出极大潜力。虚拟农场回归现实,更加注重体验和休闲,在现有“农家乐”、“农家游”基础上进行内容和形式的创新,让参与者租得田地,拥有“种菜”等经营权,这正是一些网友所期望的。然而,游戏毕竟是游戏,现实毕竟是现实。创建现实版体验型农场首先务必谋求政策支持,各创建主体要就有关合作事项达成协议,应该对市场前景作出预测,等等。现实体验不像网络体验一样简单,现实版“种菜”也不可能短时间内像“网上种菜”一样火热,现实版体验型农场还是顺其自然的好。第五,但愿网络“偷菜”等游戏不会产生负面影响。“网上种菜”鼓励偷菜,向网友传达的一个理念是虚拟的世界里偷没有什么不光彩、不道德的,“是自己种还是专心偷”在“开心农场”根本算不上问题。虽说是网络游戏,一些网友到人家菜园种草、放虫成为习惯,一些网友将偷菜当作网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这些习惯成为自然一不小心带到现实生活中来,就不仅仅是网上偷了人家的果菜后自得其乐、一笑了之的事情了。传统武侠小说中,杀出来的江湖、抢出来的地盘、打出来的天下等情节比比皆是。“网上种菜”之“偷”能够偷出金币、偷出等级,还有现在网友们玩的隐身、抢车位等游戏之“隐”、之“抢”,不能说不是武侠小说中江湖文化的变本加厉。更有“买卖奴隶”的游戏之“买”之“卖”,让一些网友沉迷于“奴隶别人并被别人奴隶的网络生活”,好友之间被当作奴隶买卖,游戏人生、游戏情感色彩浓厚,意欲绝对保证玩家在现实生活中的权益不受侵犯可能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对此,一来游戏开发商应该多些高雅少些恶俗,二来网络平台应该多些责任少些利欲,三来玩家应该多些鉴别少些追捧,四来有关监管部门应该多些引导少些放任。 |